瀏覽次數
分享
世界知名軸承與鋼鐵產業鏈,未來市場發展趨勢與展望|卡銳中國OVO軸承
世界知名軸承與鋼鐵產業鏈,未來市場發展趨勢與展望|卡銳中國OVO軸承
一、軸承鋼各生產企業成品材產量
根據特鋼協統計數據顯示,2018年1-6月份我國主要優特鋼企業軸承鋼粗鋼產量為209.79萬噸,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6.69%;2018年1-6月份我國主要優特鋼企業軸承鋼材產量為196.66萬噸,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7.13%。從圖2可以看出,目前軸承鋼產量較大的分別是:中信特鋼(新冶鋼、興澄特鋼、青島鋼鐵)、中天和巨能,占到總產量的57%。18年1-6月份軸承鋼整體產量在增加,中特、中天、南鋼、沙鋼、蘇鋼等鋼廠產量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所增加,但邢鋼、本特、建龍、西寧、北滿等鋼廠產量略有減少。
二、中國軸承產業狀況
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,全國已形成的五大產業集聚區,軸承產業集聚區基本情況如下:
1.瓦房店軸承產業集聚區:
產品主要特色為大型和特大型軸承。典型代表企業有:瓦軸、大冶軸、瓦冶軸等。
2.洛陽軸承產業集聚區:
產品主要為中型、大型、特大型軸承。其典型代表企業有洛陽LYC、洛陽軸研科技、中機十院等等。
3.上海浙江軸承產業集聚區:
產品主要特色為中小型軸承、微型軸承及軸承零配件。主要代表企業有:人本軸承、卡銳軸承、五洲新春集團、慈興集團、環馳集團等。
4.江蘇軸承產業集聚區:
產品主要為小型、中型軸承。其代表企業有:上??ㄤJ、常州光洋、常熟長城等。
5.山東軸承產業集聚區:
主要產品為軸承保持架、鋼球和通用軸承。其主要代表企業有:東阿鋼球、聊城金帝、山東博特軸承等。
除此之外,還有一批分布在全國各地具有特色的專、精、特、新企業。如:襄軸、新火炬、重慶長江、OVO滾針軸承、龍溪軸承、東莞TR等等。
三、全球軸承產業與市場容量
世界主要軸承生產國除中國外,有日本(五大公司)、德國(舍費勒FAG與INA)、瑞典(SKF)和美國(TIMKEN)。2017年中國軸承業務收入約為1240億元,去除外資企業330億元,中國內資企業的軸承業務收入約為910億元,折合135億美元,約占世界軸承銷售總額的16.9%。2017年世界軸承業務收入為約800億美元,去除中國市場仍有625億美元的市場。而2017年我國軸承出口(含外資出口)40.4億美元,僅占世界外部市場6.59%;如果去除外資企業出口,真正國內企業出口僅占世界外部市場4%。因此,提升我國軸承產品質量和品牌知名度,加大軸承出口市場的占有率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巨大市場。
表1:世界八大軸承公司近年經營情況表
單位:億美元
四、美加征關稅清單對我國軸承行業的影響
2017年,軸承進出口貿易額達到89.06億美元,同比增長11.48%;其中出口創匯52.3億美元,同比增長9.8%,軸承創匯40.5億美元,同比增長9.3%;進口用匯36.8億美元,同比增長14%,軸承用匯31.3億美元,同比增長13.6%。根據2017年軸承行業發展情況和軸承進出口統計情況來看,根據美加征關稅建議清單,將有8.04億美元的直接產品將受到影響,約占軸承行業整體主營收入的3%。此次中美貿易爭端從軸承出口美國所占比重來說,總體影響有限,但也會導致軸承行業總體發展速度會有下降。
五、未來市場發展趨勢與展望
當前,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復雜變化,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國際格局和國際秩序加速調整演變。中美貿易摩擦對美出口和間接出口總額將對我國軸承行業產生8%的負面影響。
十九大以后,振興制造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,實施中國制造2025,實施工業強基工程,發展新模式、新業態,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是軸承行業面臨的重要任務。這對軸承行業來說,既是機遇,也是挑戰。
市場對軸承產品的質量要求將會越來越高,用戶將會更加注重產品的過程控制,注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質量與服務。
隨著軸承市場的不斷變化和調整,企業的兩極分化將進一步加劇。我國是軸承鋼生產大國,但并不是強國,想要發展高參數、高精密度和高可靠性的軸承,就必須優先發展軸承鋼冶煉技術、提高軸承鋼品質。提升我國軸承產品質量和品牌知名度,加大軸承出口市場的占有率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巨大市場。國內OVO軸承生產企業應抓住機遇,積極研發軸承新品種,高質量、高性能和多品種是高端軸承的發展方向。